太原浪倭建材有限公司

您的位置:首頁 >資訊 > 新聞 > 正文

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、資金鏈、政策鏈有機融合 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

來源:證券日報 時間:2021-03-10 08:33:43
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是“十四五”主要發展目標之一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,培育壯大新動能。“創新”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43次,創新發展和科技創新也成為全國兩會熱詞,備受關注。

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,中國未來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創新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與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帶來的多重壓力,我國提出加快形成‘雙循環’新發展格局,而產業鏈和供應鏈是鏈接‘雙循環’的紐帶,是推動‘雙循環’相互促進的重要力量。我國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當中,境外疫情仍在擴散蔓延,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和影響。”全國政協委員、河北省工商聯主席劉勁松在全國兩會期間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。

“有針對地快速穩定供應鏈、產業鏈是推動企業復工復產、推進制造業協同升級的基礎保障,也是形成我國在全球供應鏈與產業分工格局中優勢地位的重要舉措。”劉勁松稱。

目前,產業鏈發展穩定與制造業協同升級存在的一些短板亟待解決。劉勁松認為,“短板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。一是產業基礎能力相對薄弱,擺脫產業鏈“中低端鎖定”困局需要時間。我國制造業在產出效率、技術水、創新能力等方面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。二是技術溢出吸收能力不足,大部分地區產業布局零散且模式單一。從全局來看,存在嚴重的重復建設問題。三是產業鏈通而不暢,難以支撐制造業協同轉型升級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,我國市場端上游產業鏈供給出現短缺,下游產業鏈出現需求不足。

問題的解決,需要從多方發力。全國兩會期間,劉勁松提交了《關于雙循環下提升我國產業鏈穩定及制造業協同升級的提案》,提出了四方面建議。

第一,暢通人才培育通道,吸收數字經濟成果。劉勁松認為,要根據東西部地區不同特征分類施策。一是在東部地區著重培養一批精尖人才,借力發展新興技術,如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,保障創新要素與技術要素供給;二是在中西部地區大力引進人才,疏通區域間人力資源流動的關鍵接口,對勞動力市場制定規范準則,集結外部和內部力量主攻人才不足問題,同時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和調控,激勵企業自主創新,促進產、學、研有效結合。

第二,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、資金鏈、政策鏈有機融合。突破產業鏈、創新鏈、價值鏈之間的環環相扣式低端鎖定。劉勁松建議,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將科技創新和產業優化升級統籌聯動,以鏈式融合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創新話語權。另外,要通過資金鏈融合增強產業鏈的專業化水,通過政策鏈融合提升產業鏈的穩定。

第三,構建協同、高效、集約的產業鏈集群。關于如何構建“產業鏈集群”,劉勁松建議從三個方面出發:一是在粵港澳大灣區、長三角、京津冀等地域立足資源稟賦、聚焦主導產業、壯大特色優勢,打造一批空間上高度集聚、上下游緊密協同、供應鏈集約的區域產業鏈集群,形成既水分工又垂直整合的分工模式。二是深化“補鏈”“強鏈”。對內加快推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積極拓展線上線下新應用。三是提升產業鏈競爭優勢。對外加強區域合作,充分利用區域優勢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競爭力。

第四,從兩方面助力各地區確立制造業協同升級目標、明確區域產業分工合作。一方面,制造業基礎雄厚地區要提升和拓展產業轉型的能力和方向。在加大產業轉型力度的同時,還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,確立產業轉型目標,協調好各地區新興制造業戰略發展方向,避免惡競爭,全力提升和拓展產業轉型的能力和方向。另一方面,制造業基礎薄弱地區產業承接與科技成果轉化邁向新臺階,其他地區做好產業承接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,實現“非零和博弈”。

欄目推薦